热点: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徐鹏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01走进ThinkPad诞生地:联想大和实验室

        位于日本横滨的大和实验室,相信“小黑粉”们并不会陌生,这里是Think家族的诞生地。北京时间12月2日,ZOL记者实地探访了联想日本株式会社,为大家揭秘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产品设计背后的故事。(注:ThinkPad与其工作站P系列测试过程完全一致)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随着联想工作站与载人航天的合作,让更多人看到了联想工作站的航天级品质。目前,联想World Wide在全球共设有三处实验室,被称为“革新三角链”,分别位于日本横滨,美国罗利,中国北京。其中,罗利实验室主要负责软件方面的工作,北京主要负责桌面电脑和个人电脑,罗利和北京分别承担了部分ThinkStation的设计工作,大和实验室即“日本研发中心”,前身为Yamato实验室(名称沿用至今),主要负责联想商用电脑的品质和稳定性,主攻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尽管各处三地,但是三家实验室互有联动,有了新技术都能及时共享。

        与另外两家实验室不同,大和实验室扮演的角色更为核心,最为纯正地传承了Think基因。那么,大和实验室历经30余年发展,如何始终保持产品高水准的品质?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横滨实验室。该实验室所在区域是日本很多大型企业的集中办公区,比如三菱重工。走进联想所在的港未来中心大厦,左右两侧分别是兰博基尼和玛莎拉蒂的展示厅,顺着扶梯走上二楼即可看到Lenovo logo标识的实验室。

        领到胸卡之后,身穿红色制服的联想工程师带着我们逐个参观了五个实验区域。值得一提的是,领路过程中,不仅前面有一位工程师,后面也必须有人负责清点人数,这与联想德国EBC如出一辙,体现了工作严谨的精神,进入实验室也要等所有人从一边都进入后,才会开启另一边的门。


    02不仅确保可靠实用型 还要兼顾使用体验

    牢固设计实验室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bump测试,模拟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从手提包高度掉落设备的场景,主要是防止摔坏。四个施力杆向下冲撞,从设备的横向和竖向进行数百次测试,之后开机检查是否有问题。从现场体验来看,震动的力度自足以把边上水平放置的1元大小硬币弹出十厘米。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重压测试,添加重物模拟压力并进行不规则振动,重现放入其他物品后的背后中的状态。物品约是三台电脑的重量,会测试主板的承重能力,持续时间数个小时。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检查内部走线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模拟飞机上与高山上的低气压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测试键盘手感,主要是在初期开发阶段,观察压下去和弹上来的按键曲线,包括键程,力度等

    耐久性试验区域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液晶面板变形测试,机械臂向显示屏施加三点压力,反复挤压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用沙子和纤维分别进行灰尘测试,放在各自两个实验炉中,检测CPU在最大负荷下能否保证性能和散热效果,其中一台设备就是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抬高至用户手持设备的高度,对整机,侧面,边角分别进行跌落测试,看硬盘能否正常工作,只要是不能用或者摔裂,都算测试不合格。

    无线和音响设计实验室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主要针对无线信号和天线性能,SIR是测试电波对电源的影响,例如人体辐射。在美国和欧洲会强制要求通过这种测试。图中所示,黑色盒子下方有感应探针,电脑屏幕显示的黑色部分就是机器盖住的白色框区域,即出现问题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在这个房间内,布满的锥形材料物主要用于吸收电波反射信号,一侧的设备会持续旋转以测试信号接收效果。从控制数值性响度和控制令人感到不快的音频两个方面进行测定,调整产品性能和舒适性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3G和4G LTE信号发射器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屋内可以加强反射测试速度,电脑下方的台子可以进行水平旋转,屋内装置有测试各个方向的接收器


    03实验结合应用场景 满足全球各地标准

    耐久性设计实验室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模拟手机电波对电脑的干扰,手持塑料板上排列着若干圈导线,模拟手机干扰电波,有干扰时会亮起蓝色的灯,360度围绕设备检测是否有问题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静电测试,电枪对着键盘有细缝的位置打静电,枪头分为尖形和圆形,前者模拟金属,后者模拟手指(可瞬间产生8000V静电)。在干燥环境的使用过程中会积累静电,如果未经测试就会有电流直接进入电脑导致宕机。随后,工程师还演示了15000V的静电测试(现场有防护措施,电流会沿着设备的线缆引到地面)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开合测试,分别针对普通笔记本和Yoga系列,会根据左右手的使用习惯连续测试四天,频率与人正常开合速度相近。验证即使是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在转轴,LCD面板,电线和基盘等部分发生问题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肘部挤压测试,机械臂的圆形顶部会模拟人手肘的力量,对屏幕各个部位进行按压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测试设备的绝对承压能力,一个哑铃+两个铁饼放在上面长时间测试,具体重量并未透露,但常人想抬起是很吃力的。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同行的一位体重180斤左右的同学站在笔记本上试了试,完全没有问题(非图中人)

    电波和可靠性设计实验室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电磁波测试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该测试旨在检验设备是否满足各地的基准值,对诸如电池故障和系统错误动作等肉眼难辨的干扰进行排查。桌上有三台电脑(桌子是可旋转的),中间是被测试的笔记本,它们对面是信号检测器,辅助电脑会显示检测到的电磁波干扰强度。屋内墙壁上布满塑料泡沫材质的矩形饰物,用于吸收额外电磁波,地板是金属材质。实验过程中整个房间都是封闭的。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CPU风扇模拟测试,通常来说,风扇转轴会比较脆弱,该实验会模拟出数年的旋转场景,在短时间找到极限值。与其他公司以温度测试风扇不同,这里的工程师利用机器结合了加温,摇晃等场景,这也是考虑到市面上很多设备的风扇都是这样损坏的

    04测试过程极其严格 独创内部创新设计

        至此,我们大致了解了大和实验室的产品设计和测试流程,当然这些只是一部分。这些设备必须同时满足全球各地的测试标准,并且在标准内发挥最大性能。可以看到,大和实验室的工程师并没有一味追求极限条件下的参数,这里的实验基本都是从日常的生活角度出发,贯穿各种使用场景,结合用户的操作体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满足不同的需求。由于这些实验项目均经过科学,且有针对性的选取,使得设备最终还是能够满足严苛的标准考验。

        回到联想办公区所在的21层,我们采访了Think研发总监互井秀行,他具有7年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以及24年ThinkPad的研发经验。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ThinkPad研发总监互井秀行

        互井秀行透露,ThinkPad最初的研发初衷就是让笔记本的性能赶上桌面PC。不过,初期的产品系列较为分散,电源开关,键盘按键等部件位置不统一,后来才决定将其作为系列化产品推向市场,而很多台式机的功能也逐渐出现在笔记本上,于是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也应运而生。

        在互井秀行看来,Think家族产品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五个阶段,当前的第五代产品正在以新形式满足着多场景的需求。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中,P代表着professional、powerful、performance,联想希望让这一移动工作站结合ThinkPad和ThinkStation的优势。目前,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主要有两大发展路径,一个是P50,P70的新品,另一个是W系列演化而来的P50s和P40Yoga配置升级。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ThinkPad P70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ThinkPad P50

        为了提高性能,大和实验室在散热和电源管理方面做了很多优化,Flex Performance Cooling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种设计采用了双风扇的形式,在有限空间内减少噪音干扰,对尺寸进行了优化,使其分别服务于CPU和GPU,在不同模式下分别工作并且相互联通,结合Turbo Boost共享散热方案,当GPU工作负担下降时,CPU的散热能力就会增强,这使得冷却速度提升了10.3%。通常来说,风扇叶片是等距离的,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噪声。因此,工程师经过精密计算出了不等距扇叶,将噪声峰值削减为很多小的噪声,使人耳不会觉得刺耳。此外,工程师在电池管理方面与客户共同沟通设计,例如与英特尔一同对每个CPU工作进行检测,根据硬件和软件需求提供电力。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独特的双风扇散热设计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不规则的扇叶设计

        在产品设计研发前后,会经过数百项硬件测试和更多的软件测试。测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步是单独测试(系统测试,基础测试,软件测试),第二步是组装测试,第三步会再次确认前面步骤是否有问题,为时五个星期,第四步是量产测试。这四个步骤需要一年的时间,其中第三步和第四步会经过美国军工标准测试。

    0524年的执着与专注 唯一愿望是做好产品

        据了解,每一台新出产的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都需要经过八项军工测试,分别是:震动测试,模拟震动冲击三个小时(1000-2000赫兹);高温测试,加热到60°摄氏度的烤箱中烘烤四个小时;低温测试,制冷到-20°摄氏度的冷冻箱中四个小时;热冲击测试,温度在-20°至60°摄氏度波动,三次两小时循环测试;湿度测试,放置在95%循坏湿度的环境中240小时;低气压(高海拔)测试,海拔约合4500米环境中测试一小时;机械冲击测试,18次高加速和反复的脉冲振动;灰尘测试,在灰尘环境中测试抵御能力。

    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
    严格的软硬件测试

        互井秀行表示,每一项测试和研发环节都是严峻的考验,拿冷却系统来说,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风扇尺寸,工程师为此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将设备部件倾斜寻找不同的运行角度,前后共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事实上,由于用户需求放缓,产品创新难等因素,笔记本电脑销售遇阻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工作站产品之于企业客户本身就是迭代偏慢的产品。但不可否认,苹果凭借着独特的图形化界面和人机交互抢占了相当一部分份额,性能不断增强的MacBookPro和Mac Pro也向专业领域发起冲击,并且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对此,互井秀行并不担心,他指出之所以为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制定两条发展路径,就是为了击败苹果电脑,“事实上,苹果的产品理念与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也是完全不同的。”

        通过大和实验室之行,我们感受了一种浓厚的研究氛围,这里的工程师对产品有着一种独特情感,近乎偏执的严谨和专注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对测试工具,实验流程,设计范式有着严格规定,十年如一日的做着一项工作。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这款设备能赚多少钱”,而是“这款设备能用多久,体验和性能如何”这些产品本身的因素。就像互井秀行被问到“是否想过因为Think家族产品太耐用,而影响用户换机”的时候,这位含蓄内敛的老工程师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我们从没想过这种问题,为大家做出优秀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唯一愿望。”

    返回分页阅读本文导航
    • 猜你喜欢
    • 最新
    • 精选
    • 相关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周关注排行榜
    • 台式工作
    • 移动工作
    推荐问答
    提问
    0

    下载ZOL APP
    秒看最新热品

    内容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