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每一台新出产的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都需要经过八项军工测试,分别是:震动测试,模拟震动冲击三个小时(1000-2000赫兹);高温测试,加热到60°摄氏度的烤箱中烘烤四个小时;低温测试,制冷到-20°摄氏度的冷冻箱中四个小时;热冲击测试,温度在-20°至60°摄氏度波动,三次两小时循环测试;湿度测试,放置在95%循坏湿度的环境中240小时;低气压(高海拔)测试,海拔约合4500米环境中测试一小时;机械冲击测试,18次高加速和反复的脉冲振动;灰尘测试,在灰尘环境中测试抵御能力。
严格的软硬件测试
互井秀行表示,每一项测试和研发环节都是严峻的考验,拿冷却系统来说,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风扇尺寸,工程师为此做了很多尝试,包括将设备部件倾斜寻找不同的运行角度,前后共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事实上,由于用户需求放缓,产品创新难等因素,笔记本电脑销售遇阻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工作站产品之于企业客户本身就是迭代偏慢的产品。但不可否认,苹果凭借着独特的图形化界面和人机交互抢占了相当一部分份额,性能不断增强的MacBookPro和Mac Pro也向专业领域发起冲击,并且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对此,互井秀行并不担心,他指出之所以为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制定两条发展路径,就是为了击败苹果电脑,“事实上,苹果的产品理念与联想P系列移动工作站也是完全不同的。”
通过大和实验室之行,我们感受了一种浓厚的研究氛围,这里的工程师对产品有着一种独特情感,近乎偏执的严谨和专注渗透到每一个环节,对测试工具,实验流程,设计范式有着严格规定,十年如一日的做着一项工作。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这款设备能赚多少钱”,而是“这款设备能用多久,体验和性能如何”这些产品本身的因素。就像互井秀行被问到“是否想过因为Think家族产品太耐用,而影响用户换机”的时候,这位含蓄内敛的老工程师先是一愣,然后微笑着说:“我们从没想过这种问题,为大家做出优秀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唯一愿望。”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太空之行幕后:探访联想工作站P系列诞生地//epc.zol.com.cn/618/618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