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时代正加速到来,数字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产生了深刻影响,教育教学也正随着技术的革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场景正不断与前沿科技相融合,教师的角色被重新定义,学生的学习也正颠覆传统模式,逐步完成数字化转型。而在这场“教育数字化转型马拉松”中,若想保持前进的“加速度”,则需不断思考如何将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瞄准真实的教育痛点,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背景之下,以“科技创新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于近日举办,全国最美教师、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国家开放大学讲师王宇博士,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市场部总经理吕冬,希沃高级副总裁徐乐萌,戴尔科技教育行业高级顾问王凡共聚研讨会现场,为解决现阶段教育数字化发展面临的痛点集思广益。
本次论坛中,嘉宾们首先围绕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需求和挑战展开了讨论。正如王宇博士所说,当下的最大挑战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也就是技术的教育场景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如何发挥科技和数据的巨大潜力?如何帮助各地教师找到适合的教育数字化场景和形式?如何帮助学生更快地接纳新学习场景和硬件设备?这些问题亟需一线教师、教学管理者、科技企业共同商讨。
刘秀祥校长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技术和教育的场景融合问题表达了同感,他表示:“不少乡村教师还停留在原有的学科素养和知识储备上,前沿技术和教学内容虽然已经到了‘手边’和‘耳边’,但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在问及企业如何能更好地帮助解决问题、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他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受众维度进行了分析:“无论是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还是让乡村学生更好地接受双师课堂上的内容,都需要分区域、分层次进行产出,才能更好地将新晋技术和企业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渗透到乡村教育中,弥合数字鸿沟,助推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若想真正瞄准教育场景,解决包括教学场景更新迭代、乡村教师数字化素养提升、学生对新内容的接纳等真实的教育诉求,需要加强软硬件结合,搭建优质资源和平台。英特尔作为一家负责任的科技企业,一直将教育作为最优先的事项之一,其深知需将科技和创新技术运用到教育数字化的发展中,才能真正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吕冬认为,应针对行业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痛点问题创新技术,并打造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
面对乡村教育传统教学中师资不足和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部分学校选择让学生观看教学资料,这种单方面输出的形式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英特尔技术的双师课堂应运而生。该系统可以实现将一个主讲教室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连接多个听讲教室,以低成本、高效率、易使用、低延时的方式,与学生实时互动,进而促进优秀教师资源大范围辐射,有助于解决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
面对教师的数字化素养问题,乡村学校暂未具备既提供硬件,又提供软件培训的条件。在硬件方面,英特尔的vPro平台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管理、维护、诊断和修复,精准解决痛点,帮助教师更方便地使用和维护数字化技术和设备,省去很多时间和烦恼。在软件方面,英特尔的创新能力培养项目(英特尔Skills for Innovation Initiatives)能够帮助教师提升数字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实现从数字技术的学习者到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创新能力的促进者,再到提升思维的引导者的升级。
而要全方位克服教育痛点,还需英特尔以及各合作伙伴和衷共济,进一步加强软硬件结合,共同打造更多技术解决方案,探索教育数字化实践路径。徐乐萌说:“当技术提高的时候,人就可能遇到瓶颈。希沃一直是教育工具的生产者,但我们也意识到,学校、教师的数字化素养未得到提升,我们提供再先进的设备也不为之所用。我们作为企业,希望能跟教育行业各方多交流和学习,真正了解国家教育发展的方向,才能更好地生产工具,使技术与实际教学场景真正融合。”
王凡也表示:“除去现有的技术和教育场景融合问题,新兴技术的涌现也会对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挑战,比如最近大热的人工智能,也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将其本身的技术跟教育场景深度融合。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还需要与一线教师沟通交流,最大发挥像英特尔这种科技企业提供的技术优势,从而真正做好教育行业的软硬件结合,并推动其数字化转型”。
这场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马拉松”仍在继续,使其维持源动力的是学校、教师、学生的需求,加速其前行的是不断更新的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克服沿途障碍和困难的是各方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正如吕冬在圆桌论坛结尾所说的那样,英特尔作为始终致力于支持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企业,还将继续深耕教育、助力教育迈进数字化的未来,让中国教育事业早日冲过“终点线”。
本文属于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英特尔:以科技之力灌溉教育数字化未来https://epc.zol.com.cn/832/8324163.html